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,大致可分为滴虫性阴道炎、细菌性阴道炎、霉菌性阴道炎、老年性阴道炎。
一、滴虫性阴道炎
【病原体】
阴道毛滴虫——pH值在5以下环境中不生长,而滴虫阴道炎患者阴道pH值在5.2~6.6之间。
【传播途径】
直接传染(性交)
间接传染(浴池、坐便器、毛巾等)
【临床表现】
潜伏期为4~28日。
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,间或出现灼热、疼痛、性交痛等。
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、泡沫状、有异味。
有细菌混合感染时,分泌物呈脓性,有臭味。
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。
若合并尿道感染,可有尿频、尿痛的症状,有时可有血尿。
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,严重者有散在出血点,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,形成“草莓样”宫颈。
二、霉菌性阴道炎
【病因病原体】
假丝酵母菌感染——80~90%为白假丝酵母菌。
发病诱因——应用广谱抗生素、妊娠、糖尿病、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、大剂量雌激素治疗。
【传染方式】
1.主要为内源性传染——即自身感染。假丝酵母菌作为条件致病菌,除了寄生于阴道外,也寄生于人的口腔、肠道,一旦条件适宜可相互引起传染。
2.少部分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。
3.极少通过间接传染。
【临床表现】
外阴奇痒、灼痛,严重时坐卧不宁,痛苦异常;尿频、尿痛及性交痛;急性期白带增多,典型白带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样;外阴红斑、水肿。阴道黏膜红肿,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上附着白色膜状物,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。
三、细菌性阴道炎
【病因】
乳酸杆菌减少,导致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,包括加德纳菌、各种厌氧菌及支原体等,以厌氧菌居多。
诱因:频繁性交、多个性伴侣、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。
【临床表现】
1.带有鱼腥臭味的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是其临床特点;
2.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(10~40%无症状);
3.分泌物呈灰白色,均匀一致、稀薄,粘度很低;
4.阴道黏膜外观正常,仅白带增多;
5.检查无滴虫、真菌或淋菌。
四、老年性阴道炎
常见于: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妇女;
也见于:产后闭经或药物假绝经治疗的妇女。
【病因】
卵巢功能衰退,雌激素水平降低:阴道壁萎缩,黏膜变薄,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,阴道内pH值上升(5.0~7.0),嗜酸性的乳酸杆菌不再是优势菌,局部抵抗力降低,以需氧菌为主的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,引起炎症。
【临床表现】
1.阴道分泌物增多,淡黄色水样,严重者血样脓性;
2.外阴瘙痒或烧灼感;
3.阴道黏膜萎缩、皱襞变浅、上皮变薄;
4.阴道黏膜充血,可见出血点,表浅溃疡;
5.炎性分泌物引流不畅时可引起阴道宫腔积脓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医院简介
About Us
•医院电话:023-52222278
•人力资源管理科:023-81751601
•急救电话:023-85877120
•地址:重庆市开州区开州大道(西)123号
•邮政编码:405400